“教”和“育”分开解释的人是东汉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学”一词出自于《尚书》。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根据小鸭子的印刻实验提出来的。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学记》里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的是要及时施教,抓住学习的关键期。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其寓意为伟业,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频频提及课程,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的“课程”意义已极为相近。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在西方当代的课程理论文献中,课程的含义为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隐性课程”指的是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标志就是是否具有计划性,“隐性课程”没有计划性。
“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的阐述。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是古罗马昆体良在其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52年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一词最早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提出的。
“美育”一词最早是由1794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之中最早提出。
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是王国维。
中国最早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将美育代替宗教的是蔡元培。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