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幼儿资料 >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思维

2023-12-28 14:45:00
中师华图
分享: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这种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幼儿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1.直观行动思维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3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地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这个思维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了。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六七岁儿童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六七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幼儿阶段只处在抽象选择思维的萌芽时期。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表现出具体形象性。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特别是在小班初期的绘画和游戏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幼儿开始逐渐用抽象的方式思考问题,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

(四)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

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

幼儿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①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

2.幼儿对事物判断的特点

(1)判断形式间接化。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制约思维的基本关系是因果关系。

(2)判断内容深入化。在幼儿期开始向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即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能把客体的关系分解,并概括出来;开始反映概括的规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渐提高。

(3)判断根据客观化。幼儿从以对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还要经过从以事物的偶然性特征为依据过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确切的原则为依据,然后开始一些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客观逻辑判断。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没意识到判断的根据过渡到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3.幼儿对事物推理的特点

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①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②推理过程划分为不同水平的等级;③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五)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趋势:①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②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词的理解;③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④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⑤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二、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五)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初期的思维特点仍带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而这些玩具和活动材料是有目的、有计划、合理地提供的。

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与活动,因此,组织幼儿开展的各种活动应该是幼儿能亲自动手的,允许幼儿边操作边思考。

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最后,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六)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把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思考的过程。在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也不相同。

2.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

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比较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是进行分类的前提。幼儿一般是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